素食学校素食文化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素食学校素食文化区 > 素食文化 > 【素食文化】泾渭分明的道教与佛教,为何在素食文化上取得了共识?|宗教信仰与素食文化

最新课讯

更多>>

教学回顾

更多>>

【素食文化】泾渭分明的道教与佛教,为何在素食文化上取得了共识?|宗教信仰与素食文化

发布时间:2020/03/07 素食文化 浏览次数:1095

作为中国的本土宗教,道教文化自产生以来就立足于中国的现实文化生活之中,成为丰富人们精神世界的重要载体,但同时,随着汉朝时期对外交流的频繁,逐渐有新的宗教传入中国,并且凭借着其特殊的教义,吸引了一大批信众,这后来传入的便是佛教。道教和佛教可谓是泾渭分明,呈现的方式不同,其追求也不同。

道教追求的是永生,注重修身养性,所以道士们往往会在深山辟一处地方清修,仙风道骨,衣袂飘飘,端的是世俗尘流中的空谷幽兰。而佛教追求的是来生的幸福与安乐,要求人们多行善事,以求灵魂能够早日超度,免受世间之苦。广从教义上来看,道佛两教走的完全是两个相反的极端,但是奇妙之处就在于,这两个极端中,仍然有共通性存在,那就是佛教和道教都推崇素食主义。那么今天我们就将从素食主义的内涵与历史演进、道佛两教对素食主义的发展所做的贡献等几个方面为大家揭示出泾渭分明的两个教派,为何会在素食主义上取得共识。

一、 素食主义的概述

在中国辉煌灿烂的饮食文化中,素食主义文化可谓是其中的一朵奇葩,从名字当中我们也可以猜到素食主义也就是杜绝一切动物类食材的饮食方法。但是用专业的术语来进行总结的话,素食主义也就是不食用任何动物身上的任何部分所制作的食物,这样的一种饮食方式,统称为素食主义。

1.素食主义的形成

早在远古时期,人们对食物的界定并没有荤素之分。受生产力水平低下的限制,尚且处在渔猎经济的人们,往往是能够捕猎到什么食材,那么就吃什么,随着火的发明,人们便由茹毛饮血的生活方式逐渐过渡到了吃熟肉的状态。

随着生产技术的提高和生产力水平的发展,人们逐渐由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制社会,开始有了鲜明的等级观念。在这种新的文明的影响下,人们开始反思自己的饮食结构,并且对蔬菜和肉食等来源不同的食材,都进行了模糊的界定。素食逐渐成为人们在某些重大和庄严的场合中的首选,在崇尚国之大事,唯祀与戎的年代,人们在参加重大的祭祀活动前夕,往往都会通过吃素来表达对此次活动的重视。

除此之外,商汤夏桀,但统治者都是因为骄奢淫逸而导致国破,因此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之中,素食逐渐成为一个君子是否能够勤俭持家的标准。并且随着观念的更新,《吕氏春秋》之《本生》曾记载:”肥肉厚酒,务以相强,命之曰烂肠之食”。可见当时的人们已经有了一定的健康意识,明白,肥肉等荤食不能多食,为了避免暴饮暴食,人们还专门把每个月的初一和十五作为素食日,这也是素食主义的最初来源。

2.素食主义的发展

素食主义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一个非常缓慢且漫长的历史过程,自西汉到明清,人们对素食主义越来越重视,生活方式及饮食结构也呈现出越来越健康的发展趋势。西汉淮南王刘安发明了豆腐,这是一道完全由纯粹的素食加工而成的菜肴,因此,在中国素食主义的发展道路上,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自西汉以后至南北朝时期,中国的素食文化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发展状态,一直到南朝,梁武帝萧衍才开始将素食主义推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崇尚佛教的梁武帝是不折不扣的素食主义者,他还曾经发文《断酒肉文》来命令天下所有僧尼都不准吃肉,也就是自南朝梁武帝起,就逐渐出现了寺庙素食。

发展到唐朝人们吃素食的场合逐渐增多,有些皇帝在当政的时候,天下如果出现了旱灾或虫灾等天灾,皇帝往往会采用吃素三日的方式来表达对上天的诚意与敬畏,而这个时候的吃素往往也带有忏悔的意味,皇帝通过吃素来反思自己在为政方面的过失,是否因为自己当政不当,才会导致天灾的降临。在这一思想的推动下,逐渐演变成民间的人们在表达自己忏悔之意时,也采用吃素的方式。

宋朝以后素食主义的发展,就已经开始走向顶峰,呈现出多样化和专业化发展特征。据《东京梦华录》与《梦梁录》的记载,北宋时期的国度开封就因其丰富繁荣的经济,开始出现了有专门提供素食的餐馆。吃素成为人们之间的一种潮流,这一分析在南宋发展的更为广泛,出现了几十上百种素食。为了丰富素食的内涵和食用方式,还出现了“素菜荤做”的烹饪手法,南宋时期福建人林洪就收入了很多,以此烹饪技巧而制成的素食,如“假煎鱼”“素蒸鸡”等以荤菜命名实则为素菜的菜肴。这一现象的出现,更是使得素食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饮食部分。

宋朝以后素食文化在中国继续发展,并逐渐形成了不同的流派,也开始有了不同的理论体系。很多关于素食主义的书籍纷纷问世,如清人薛宝辰就从素食的口感和营养、与肉食的对比等不同角度阐述了素食的重要性,也为后人展示了清朝时期人们对于素食的看法与其发展状况,也启发了我们现代的饮食观念。

二、佛教中的素食主义

说起佛教很多人都会想起,佛教人常说的一句话,即出家人当以慈悲为怀,不以杀生为念,因此很多人以为这就使佛教中出现了许多提倡素食主义的忠实信徒,但是真正的原因是这样吗?但其实真实的情况是,佛教中的素食主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演变和发展过程及内涵,也经历过非常漫长的发展。

1.佛教中的素食含义

在佛教当中提倡素食,即不吃肉类和荤辛,其中的荤辛就不只包括动物食材了,还有葱、韭、蒜、薤与兴渠等刺激性的调味料。在佛教发展的早期,教义中还包含了佛门弟子不得看见动物被宰杀的场景,也不能听动物被宰杀时的声音,更不能吃为他所宰杀的肉食,这三不后来被统称为“三净肉”。从这素食含义当中我们也能够看出,佛教之所以提倡食素,正是出于其教义中的慈悲戒杀,为了使一切有生命之物免遭苦难,而人类得以早日结束人间的业障,普渡超生。

佛门有五戒,而不杀生位列所有教义当中的第一条,吃素即可斩断杀生的所有根源,因此广受佛门子弟的推崇,也一度成为佛教徒饮食结构中的重要原则之一。而素食主义后来也逐渐演变成我们自己对自我的反省与要求,时刻提醒自己要懂得慈悲为怀,心存善意,始终坚持众生平等。素食主义后来衍生成为和尚们对不杀生以及放生等活动的兴起,内涵不断得到丰富。

2.素食主义在佛教中的起源和发展

佛教本非中国本土的宗教,起源于印度,因此流派众多,而吃素也并不是所有佛教都必须遵循的信条,什么吃素的流派主要是大乘佛教,也就是后来传入中国的佛教思想。在最原始的佛教思想当中,对于饮食最开始并没有严格的规范和限制。由于和尚云游四海,到处化缘布施,因此在佛教的产生之初,经常可以看到和尚手托圆钵四处扣门化缘的场景。并且往往是人家家里有什么,不管是豪门大户的玉馔珍馐,还是平常百姓的粗茶淡饭,秉持着众生平等的原则,不管最后布施到钵中的是什么食物,那么僧人一般都不会拒绝,除非某户人家特意为僧人制作或宰杀的食物,否则都是可以接受食用的。

但是作为佛教中的一支,大乘佛教自汉朝传入中国以来,在各种经律论中,都秉持着慈悲为怀的教义要求僧人不杀生,不吃肉。而历代的僧人也身体力行的践行着这一要求和准则,由此就形成了汉传佛教吃素的优良传统,这也就形成了佛教中素食主义的起源。佛教自传入中国以来,尽管有一大批的受众,素食主义也逐渐成为信徒们的一种潜规和默契,一直到南朝,才有了官方正式的规定提倡佛教的信徒采取食素的生活方式。

南朝皇帝梁武帝萧衍就是这一政策的积极推行者和倡导者。作为一国之君的他,也身体力行倡导不杀生不吃肉的生活方式,并且还多次颁发诏书禁止全国的酒肉。在梁武帝的推行之下,佛教中的素食主义有了发展的政策保障。唐朝时期,由于李唐统治者都政府将,因此佛教中的各种交易也广受推行。佛学经典《梵网经》中,曾记载食肉将断送掉人类本性中慈悲的种子,因此所有的菩萨都被禁止吃肉。隋唐时期,僧侣人数激增,而所有的僧侣在进入寺庙前都要接受《梵网经》思想的洗礼,因此佛教主义者,必须食素,也成为广大信徒根深蒂固的观念,素食主义因此得以稳步发展。

三、道教思想中的素食主义

纵观中国百花齐放的思想文化界,倡导食素的宗教,却不仅仅只有佛教。作为中国本土的宗教,道教自古以来也有着吃素的传统。那么道教与佛教都提倡吃素的原因是否一致?道教和吃素又有怎样的关系?这就是我们接下来将要探讨的问题了。

1、道教提倡吃素的原因

首先,这与道教的修炼方式有关。道教的修炼讲究的是性命双修,即通过修道最后达到飞升成仙的目的。但是既然成仙了就还承担着救济天下苍生的责任,因此不管是飞禽走兽,还是花鸟鱼虫,都是有生命,有灵性的个体,都不应该遭到杀害与侵犯。《太上感应篇》就曾经记载:积德累功,慈心于物;忠孝友悌,正己化人;昆虫草木,犹不可伤。因此要求道士在修道的过程中也应该心怀善意,不得随意杀生,这一准则也成为了道士们修炼时的信条,在这一信条的指引下,饮食也变得清淡,并且不见荤腥。

道教提倡吃素的原因之二在于其创始人老子在创立这个教派的时候,就已经将吃素纳为了之后所有信徒们必须遵守的准则之中。详见《老君说一百八十戒》中载:“不得杀伤一切物命,不得渔猎伤煞众生,不得冬天发掘地中蛰藏之物,以及不得妄上树破卵”因此可见,不杀生是道教的最基本教义,而为了达到这个不杀生的要求,吃素也就成为了唯一的途径。

2.道教与素食主义的关系

简单来说素食主义是修道的重要途径,而道教在其自身的发展过程中,也推动了素食主义的发展。到家的最终目的是飞升成仙,也有一部分修道者是为了长生不老,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修道者在修道的过程中力求养生。《吕氏春秋.重己》中曾记载:“味中珍则胃充,胃充则中大鞔,中大鞔而气不达,以此长生可得乎”可见如果平日吃得过饱,不是健康的生活方式,最后甚至会影响到长生,因此要戒油腻,多清淡,而素食主义刚好满足这一需求,可见素食主义和道教一直都是互相配合的关系。而随着道家信徒的增多,越来越多的人也开始逐渐加入到素食主义的队伍当中,从而推动了素食主义在历史进程中的发展。

四、结语

在提倡均衡饮食的今天,依旧有不少素食主义的信众存在,在这批人当中,佛教与道教的教徒占了主流。不可否认的是,素食主义也有其存在的合理之处,其传达出来平易恬淡的养生精神,至今还具有极高的现代价值。可见尽管佛教与道教在各个方面都截然不同,但是它们二者都对素食主义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来源:网络

编辑:素食营销网

想了解更多素食文化资讯,敬请关注素食营销网~

—END—

欢迎转发分享

关注素食营销网

如果你是素食行业的投资者、素食餐厅的管理者、素食餐厅的运营者、素食文化传播者、素食厨师,或是准备投身于素食行业人士,欢迎关注“素食营销网”,这里有最新、最全面的素食新闻资讯,最专业权威的素食行业研究成果,全国最大的素食联盟平台,引领素食行业风向标,共同推动素食产业的发展!

素食行业相关资讯:

【素食活动】第二届国际素食厨艺大赛报名通道

【素食论坛】十二届素食营销论坛回顾

【素食联盟】广州素食学校·校企合作联盟

【素食招聘】全国素食企业人才招聘

【素食培训】2020年素食学校课讯

【素食加盟】2020蝉友圈佛旅、素猫素食全球免费加盟


此图像的alt属性为空;文件名为00-17-1024x221.png

广州市素食职业培训学校(简称:广州素食学校)由蝉友圈牵头联合素食业界精英在7届素食营销论坛基础上于2016年3月共同创立,选址在毗邻黄埔军校的长洲岛上,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专业素食学校,也是国内最专业、最权威的素食培训机构。广州素食学校以“培养素食专业人才,推动素食产业发展”为宗旨,以“做素食产业的黄埔军校”为目标,以“研究素食市场素食厨艺发展规律与培养专业素食人才“为主要任务。广州素食学校现聘请有海内外素食专业精英教师60余人,师资力量雄厚,办学特色鲜明,激励学生全面发展,并通过加强与素食餐厅联系,提高校企合作的层次,为毕业生开拓了广阔的就业渠道。

此图像的alt属性为空;文件名为微信图片_20180904190532-2-2-13.jpg
扫码关注素食学校微信公众号
查看更多课程信息
此图像的alt属性为空;文件名为¥ᆳᆭ₩ᅠᄀ¥ᄂヨ₩ルᆵ-1024x576.png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